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院娇美人[年代]第143节

冼富强跟她说:“要是早知道你来这里,回来我就买几只土鸡,吃多了还是觉得三黄鸡好吃,什么时候让你尝尝我妈妈做的盐焗鸡。”

于小丽还不知道他把市场都铺到惠城去了,忙笑道:“你这村长当的也真是——”

这个村长也是很特别,干的跟厂长似的。

冼富强推着车,一起往外头走,一边走一边说:“前几年大家穷的跟什么似的,你当时也在羊城也知道,七几年的时候大家都吃不起饭,我们这里更困难,离城区近人口多土地少,城里的知青最喜欢往我们这里塞,那个时候是真穷啊。”

“羊城那些背景硬的关系户不想去远了,能去哪里都去周边嘛,所以城区周围这些村子就遭了殃,本来我们土地就少,又不像城里人那样吃公粮,粮食交的也没见少,可人口越来越多,最多的时候一个村知青都有二十几个,那些城里的少爷小姐们到了这里什么都干不了,你还不能说,谁知道背后站着个什么人呢,那会儿村里没饿死人算好的。”

“可后来政策好了,知青们也回城了,可大家是真的穷,知青走了也不够吃饭,城里人口多,咱们这种城乡结合部就成了亲娘不疼后娘不爱的了,哪有钱?”

于小丽知道农村穷,可是不知道原来在羊城周边,冼家村能这么穷。

竟然还不如她当初插队的新围村呢。

所以她当时就想不通,为什么身为冼家村的土著,冼淑娥嫁给赵峰这样的工人,赵家能这样颐指气使。

冼家村就算现在不是拆迁户,那不是还有“分红”嘛。

看样子于小丽对农民的认知,还处在前世的拆迁户跟暴发户的认知里,或者说她比较幸运,插队去的远,韩学礼所在的新围村处在海边,都说渔民很辛苦,可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,当地居民少耕地也多,加上村里还有个糖厂,新围村的村民过得其实挺滋润的。

后来卖了地,建了厂,村民们日子才好过起来。

走着走着就到了冼富强家门口。

冼富强先把摩托车停好,进去搬了两把竹椅子出来,请于小丽坐下,进屋喊了几声黄阿婆,没见着人就自己倒了两杯水出来。

出门看见于小丽在椅子上坐着出神。

冼富强把水递上:“于老板,想什么呢?”

于小丽摆摆手:“没什么没什么。”

冼富强念念叨叨的:“这段时间也没看见郑老板过来,郑老板最近在忙什么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